和挪威国旗很接近的国家有丹麦、瑞典、芬兰、冰岛。
1、丹麦
丹麦王国(丹麦语:Kongeriget Danmark;英语:The Kingdom of Denmark),简称丹麦(Denmark),北欧五国之一,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德国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
2、瑞典
瑞典王国(瑞典语:Kungariket Sverige),简称瑞典(瑞典语: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是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
3、芬兰
芬兰共和国(芬兰语:Suomen tasavalta,瑞典语:Republiken Finland),简称芬兰(芬兰语:Suomi,瑞典语: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4、冰岛
冰岛共和国(冰岛语:Lýðveldið Ísland),简称冰岛,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北欧五国之一,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34万,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挪威的国旗
挪威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11:8。红色旗面,偏左侧绘有蓝白色十字。挪威曾为丹麦所统治,国旗十字的来历与丹麦国旗的十字来历相同。蓝、白、红象征着自由与独立。它的国旗有两种,政府机构悬挂燕尾式国旗,其他场合悬挂上述横长方形国旗。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丹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瑞典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芬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冰岛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挪威
玛格丽特一世是丹麦、瑞典和挪威女王,她建立了统一丹麦、瑞典和挪威的卡尔马同盟。在所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历史上玛格丽特一世均起著一个中心作用。她是中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史中最伟大的妇女之一。毕生致力于统一北欧各国。她的父亲瓦尔德马四世死后她的未成年的儿子奥拉夫三世成为丹麦国王。但实际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已是丹麦的真正统治者了。奥拉夫三世死后她正式成为丹麦女王。1380年她的丈夫哈康六世死后她又获得了挪威的王位。最后通过征战她征服了瑞典。
玛格丽特一世(Margrete I,1353年出生于丹麦沃丁堡,1412年10月28日逝世于弗伦斯堡,今属德国)女王原本是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1340~1376在位)的女儿。她生于1353年。出生后,由罗斯基勒教堂的大主教为她洗礼,并起名为玛格丽特。她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她曾有过5个哥哥和姐姐,但最后只有她和她的哥哥克里斯托夫,以及她的姐姐英厄堡三人活了下来。她的哥哥克里斯托夫被立为王储,姐姐英厄堡嫁给了德意志北部的梅克伦堡公爵。而玛格丽特则10岁就嫁给了比她大15岁的挪威的哈康王子。哈康王子的父亲瑞典第30位国王马格努斯·艾立克松的外祖父是挪威国王,外祖父死后他继承了挪威王位。后来他将挪威王位给了自个二儿子哈康。所以他既是挪威国王马格努斯七世,又是瑞典国王马格努斯二世。因而玛格丽特成为挪威和瑞典的王妃。后来,她17岁生了一个儿子―奥拉夫王子。中世纪的挪威是个贫困的小国,玛格丽特公主给他父亲的信中诉说她冬天没有足够的柴火,有一次居然断炊了几天差点饿死.
掌权
玛格丽特是个年轻美貌、绝顶聪明的女子。而且,一向胸怀大志、雄心勃勃。1375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逝世。由于瓦尔德马国王生前在同汉撒同盟的梅克伦堡公爵阿尔布莱克特的战争中打了败仗,而被迫在签订的和约中承诺将王位传给阿尔布莱克特公爵和国王的长女英厄堡所生的儿子,其他任何人均无权成为丹麦国王。但是,22岁的玛格丽特立即怀抱幼儿乌洛夫抢在众姐姐之前回到哥本哈根,凭着她的机敏才智,运用各种手腕,包括承诺她自个不当君主、并用土地来换取决定权。买通了丹麦的贵族阶层,将本应登上王位的她姐姐的儿子排斥在外,把自个的儿子奥拉夫王子推上了丹麦国王的宝座。奥拉夫继位时年仅6岁。故由其妈妈玛格丽特摄政。操纵丹麦实权。
丹麦女王
1380年,她的丈夫挪威国王哈康六世去世。奥拉夫又继承了挪威国王。这样,玛格丽特成了丹麦、挪威两国实际上的统治者。她受父亲薰陶,从小就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作为统治者,她非常擅于刚柔相济,思威并重。她晓得力量的重要,为征服敌人,她残酷无情,杀人如麻;但她也晓得拢络人心。在此后几十年中她不仅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也使贵族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雄心勃勃的玛格丽特女王决不以此为满足,还一心想占领瑞典,企图把丹、挪、瑞 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为了维护已到手的统治权,玛格丽特再未嫁人。她把全部心思放在培养儿子身上,希望她的儿子成为一个统治整个斯堪的纳维亚的国王。然而,到了1387年,她的年仅17岁的儿子奥拉夫国王突然夭折,这对玛格丽特来讲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不仅使她统一斯堪的纳维亚三国的计划受挫,并有大概成为泡影,而且连她自个能否在丹、挪两国继续统治下去都成了问题。因为她只是代儿摄政的"无冕女王"。正当她一筹莫展时,出于丹麦人的反德意识,丹麦有权势的宗教界和政界领袖们,为了不使丹麦的王权落入有德国血统的阿尔布莱克特(玛格丽特的姐姐英厄堡同梅克伦堡公爵所生的儿子)的手中,他们在奥拉夫国王去世后不久,就推举玛格丽特为丹麦的"全权统治者和监护人"。从那时起,玛格丽特虽无女王的正式头衔,但已成为实际上的丹麦女王。虽然挪威的王位是世袭的,但是1388年2月挪威王国议会也选举玛格丽特为为"名正言顺的统治者",并决定她具有终身统治权。
统一北欧
玛格丽特得到丹麦、挪威的统治权后,重新把目光转向瑞典。而瑞典的情况也给了他可乘之机。原来他的公公瑞典国王马格纽斯·埃里克国王,立长子埃里克·马格纽斯为瑞典王位继承人。但王子到17岁时便迫不及待,逼父亲逊位,他登上国王宝座。但他只做了两年国王,便被他弟弟哈康(挪威国王,玛格丽特的老公)和哈康岳丈(丹麦国王,玛格丽特的老爸)的联军打败,哈康当了瑞典-挪威国王。哈康也只当了两年瑞典国王,他表兄拇克伦堡的德意志人阿耳布勒希特率领德意志汉撒联盟军队把他推翻,他只得仍回挪威。阿耳布勒希特是瑞典历史上少见的昏君。他在"德罗茨"(相当于宰相,是国王下面的最高官员)去逝之后,企图进行"改革",贵族惶恐不安,觉得受到威胁。
1388年贵族向丹麦-挪威女王玛格丽特求援。玛格丽特女王率大军于1389年2月大败阿耳布勒希特'她本是瑞典王后,此刻被瑞典贵族迎奉为瑞典合法的国君。但是,阿尔布莱克特坚持不放弃统治权,玛格丽特只得再次与他兵戎相见。她用了7年的时间,与阿尔布莱克特争夺斯德哥尔摩,最终于1395年打败并活捉了阿尔布莱克特和他的儿子。后来,她又以释放阿尔布莱克特父子作为条件,换得了对瑞典的统治权,玛格丽特又被拥戴为瑞典国王。至此,丹、挪、瑞三国联盟事实上已形成.玛格丽特成了三国的女王 。作为外来统治者,她能使瑞典人对她产生好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她利用瑞典人崇敬伯伊塔的心理,追封她为圣徒,并赞助丹麦的伯伊塔教派的修女院。她还常常参退瓦德斯腾那,在修女院住上几天。1403年她居然在那里度过圣诞节,连最敌视她的僧侣也感动得五体投地。女王在寺院里像平常人一样,要求大家把她看作普通修女,临行时同修女院中的人一一吻手告别。有个俗家修士不敢放肆,与女王告别时不敢将手伸出,而是将手用袍子裹着伸给女王,惟恐自个的俗气沾污了女王的纤纤玉手。女王见状善意地批评了他,说他不该如此自谦自卑。女王这小小举动胜过于军万马,征服了非常多人的心。
继承人
为使三国联盟永远保持下去,玛格丽特开始考虑她的继承人间题。玛格丽特看到,在她的家族中能够继承王位的人是她姐姐英厄堡的外孙(即英厄堡的女儿所生的儿子)。他出生在波美拉尼亚山,父亲是波美拉尼亚公爵。玛格丽特便将他收养过来,并把他原有的斯拉夫名字改掉,称他为艾立克。玛格丽特潜心培养艾立克,并努力说服丹、挪、瑞三国的国务委员会推选艾立克为她的继承人,她带着艾立克一道巡游斯堪的纳维亚三国,并宣布他为王。1397年,丹麦、挪威、瑞典三国代表在瑞典东南部的沿海城市卡尔马聚会,正式建立"卡尔马联盟",三国代表宣布效忠于玛格丽特,拥立年仅16岁的艾立克为三国联盟的君主,并为他加冕。玛格丽特则仍退居摄政地位,直到1412年去世。
杰出君主
玛格丽特一世女王一手创立的"卡尔马联盟"从1397年起一直持续到1523年,历时126年。而她所建立的丹、挪联盟从1380年她的丈夫哈康国王去世时起,一直维持到1814年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夺走为止,历时434年,将近4个半世纪。挪威的远洋领地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也于此时成为丹麦的领地。其中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到今天属于丹麦。由此可见,玛格丽特女王是丹麦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虽然后来挪威作家亨利·易卜生回顾这段时间将它称为是挪威历史上的"400年黑夜"。上述情况表明,玛格丽特真正当女王的时间仅仅10年(1387~1397年),而更多的时间是处于摄政地位。而且,她虽掌握实际统治权,但从未正式举行过加冕仪式,故人们称她为"无冕女王"。
君主之死
1412年,她为了实现其最后愿望――加强对日德兰南部地区石勒苏益格公国的控制――而乘船南下,试图再次施展她的外交手腕,保障当地商人对他们的支援。但是,当她乘坐的船只到达弗兰斯堡海湾时,她传染上了鼠疫(即"黑死病")。不久,她就死在船上。样一来当时30岁的埃里克成为了北欧帝国的国王。除北欧三国外他的领土还包括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格陵兰、冰岛、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他继续玛格丽特的政策,但埃里克国王既没有女王的能力和才干,也没有女王的魅力。他一心只想做两件事:一是军事上与德意志抗衡;二是建立三国统一的专制君主政体(这在当时的欧洲很时髦)。连年征战,给瑞典带来沉重负担;他任命的瑞典行政长宫中,丹麦人、德意志人居多。专制政体使瑞典贵族利益受到侵犯。贵族不可以容忍,起来反抗了。于1439年被贵族废黜,最终他给自个发了一笔巨大的养老金,退位到哥得兰岛当了海盗。
遗迹
她的遗体由她的儿子艾立克国王移葬在罗斯基勒市的大教堂里,与其他国王的灵柩放在一起。但是,玛格丽特用的是特制的石棺。石棺上雕刻着躺着的玛格丽特女王全身石像,到今天供人赡仰。玛格丽特一世女王的棺材放在罗斯基勒大教堂中。这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大教堂 *** 陈列著38位国王的棺材,而其他37位的棺材均放在旁室中,只有玛格丽特一世的棺材直接放在神坛前。棺材的盖上刻有大于真人的用雪花石膏雕的女王的塑像。在弗伦斯堡的城市史中玛格丽特一世不仅仅是1412年鼠疫的最著名的死者,而且她还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王宫。今天这座王宫已不复存在,但是在它的遗址上有唯一一座在丹麦外的丹麦语高阶中学。
丹麦。
“只零售不批发”说明东西只是单卖,“单卖”与“丹麦”谐音相扣。
丹麦王国(丹麦语:KongerigetDanmark;英语:TheKingdomofDenmark),简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势低平,自然资源种类少,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
公元985年,丹麦形成统一王国。14世纪走向强盛,并于1397年成立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为盟主的卡尔马联盟,疆土包括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格陵兰、法罗群岛以及芬兰的一部分。15世纪末,开始衰落。1523年,瑞典脱离联盟独立。1814年,将挪威割予瑞典。1849年,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18年,冰岛脱离丹麦独立。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宣布中立。1940年4月至1945年5月,被纳粹德国占领。1949年,加入北约,1973年,加入欧共体。拥有对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的主权。
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列第10位,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丹麦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2020年,丹麦国内生产总值为约3472亿美元。
因为丹麦和瑞典有领土之争。
丹麦王国:简称丹麦,北欧五国之一,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拥有两个自治领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德国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
约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王国,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14世纪成为欧洲强国之一,1397年6月在女王玛格丽特一世的主导下与瑞典、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并成为联盟的领导者。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便是1219年诞生的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
瑞典王国:简称瑞典(瑞典语: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首都为斯德哥尔摩。它西邻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东边为波罗的海与波的尼亚湾。
瑞典与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624千米,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是北欧最大的国家。
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国家。从1397年起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1611年至1721年间存在的瑞典帝国,曾是欧洲列强之一。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是一个永久中立国。
扩展资料:
丹麦的名胜古迹:
丹麦国家博物馆:位于哥本哈根市政厅东南角,创建于1740年,是丹麦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收藏有大量令人难以忘怀的永久性展品,包括大量埃及和罗马文物在馆内陈列着。
美人鱼铜像: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内,她静静坐在港口岸边,神情忧伤。
瑞典的名胜古迹:
诺贝尔故居:坐落在瑞典中部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离斯德哥尔摩200多公里。1894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结束了海外飘泊生涯回到祖国定居,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大部分时光。
瑞典皇宫: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建于17世纪,是瑞典著名建筑学家特里亚尔的作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丹麦
百度百科-瑞典
因为挪威、瑞典、芬兰都曾经被丹麦统治,他们的国旗也源自丹麦。
在西元九到十一世纪,丹麦逐渐发展为统一王国,强大起来的丹麦马上开始了对外扩张,瑞典、挪威、芬兰先后被丹麦占领,最早殖民冰岛的也是丹麦及其附属挪威。
1397年,名为“卡尔马联盟”的国家邦联成立,范围包括了如今的丹麦、冰岛、瑞典、挪威、芬兰(当时为瑞典领土)以及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而“卡尔马联盟”的核心国家就是丹麦。
由于“卡尔马联盟”,冰岛、瑞典、挪威、芬兰的文化深受丹麦的影响。虽然冰岛、瑞典、挪威、芬兰后来独立了,但国旗图案依然来自于丹麦国旗,因此北欧五国的国旗图案都非常相似。
卡尔马联盟的成立与瓦解:
1397年6月在瑞典的卡尔马结成联盟后,挪威王国、瑞典王国和丹麦王国三个王国共同拥戴一个君主。
各国交出其主权,但无损各自的独立地位及分歧的利益。不过从1430年代开始,瑞典贵族对于丹麦及荷尔斯泰因在管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大为不满,成为了联盟继续的阻碍,并引起纠纷。
到了1520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出兵镇压瑞典境内反卡尔马派,并于承诺特赦后反悔及大肆屠杀反卡尔马派贵族,最后驱逐丹麦军并登基称王,联盟正式宣告瓦解。
欧洲历史上主要有4大军事集团:以日耳曼为主体的德意志骑士团体系汉萨同盟,北欧国家丹麦为主导的卡尔马联盟,波兰立陶宛联合体,沙皇俄国军事体系。欧洲四大军事体系互相攻防厮杀。
在1400年前欧洲战争主要是以日耳曼为主体的德意志骑士团体系汉萨同盟,北欧国家丹麦为主导的卡尔马联盟之间的战争。一起发动好几次战争,前期是丹麦为首的北欧卡尔马联盟军事集团胜利,后期瑞典倒向汉萨同盟,导致形式大逆转,最终丹麦卡尔马联盟被汉萨同盟打败。
在波罗的海东部,汉萨同盟的传统盟友——条顿骑士团在15至16世纪开始衰落,俄罗斯帝国和波兰王国借此机会采取损害汉萨同盟利益的措施。147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占领了诺夫哥罗德,驱逐了全部汉萨商人。

条顿骑士团
1450年以后,就是德意志骑士团体系汉萨同盟、丹麦军事体系、波兰立陶宛联合体、沙皇俄国军事体系大混战模式。
中间发生过几次大的战争,首先是立窝尼亚战争,又叫利沃尼亚战争(Livonian War),是由于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波罗的海东岸土地而与利沃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1569年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瑞典、丹麦-挪威联合王国进行的战争。
持续时间从1558年开始,至1583年以俄国的最终失败告终。
这里说明一下,利沃尼亚骑士团是条顿骑士团的分支。也叫宝剑骑士团,或圣剑骑士团、佩剑骑士团。这样可能大家会更清楚一些。欧洲主要有三大骑士团,是中世纪教会组件的军事力量。分别是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

沙皇俄罗斯帝国
条顿骑士团主要是德意志人为主体,圣殿骑士团是法国建立,医院骑士团全称是“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又被称为圣若翰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是由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医院骑士团成立的最早,其次是圣殿骑士团,后面是条顿骑士团。这就是欧洲三大最著名的骑士团军事力量,以宗教为基础。
立窝尼亚战争前期以俄罗斯占优势为主,后期俄罗斯在25年战争中落败。参加这次战争的有波兰、立陶宛、丹麦、瑞典、俄罗斯、克里米亚汗国。

丹麦
之后发生了第一次北方战争,第二次北方战争,第三次北方战争,主要是波兰跟瑞典之间的战争,俄国、丹麦和奥地利对瑞宣战。勃兰登堡大选侯弗里德里希·威廉又背弃瑞典加入联盟。瑞军被逐出波兰后,两次侵犯丹麦,大败丹麦王弗雷德里克三世,割取了丹麦三分之一的领地。后来由于荷兰共和国援助丹麦,才没能合并丹麦。
战争结束时,波兰王室放弃对瑞典王位的要求,而瑞典则从丹麦获得斯科讷。
科里佐战役中瑞典军队打败萨克森-波兰联军,使他得以迫使奥古斯特退位,让他最欣赏的候选人斯坦尼斯瓦夫·拉斯琴斯基于1704年即位。
其中俄罗斯参与进来,与查理十二世的瑞典军队发生了纳尔瓦战役,最终沙皇俄国惨败。纳尔瓦战役是彼得大帝的一次重大挫折,但是查理十二军队转移向萨克森-波兰-立陶宛使他有机会恢复力量并占据波罗的海诸省。
丹麦和萨克森重新加入战争,强人奥古斯特通过鲍里斯·库拉金的政治活动重登波兰王位。彼得继续在波罗的海征伐,最终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1710年,俄军占领了里加和塔林。波罗的海诸省在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投降后并入俄罗斯帝国。

波兰军队
俄罗斯经过修整之后又发生了一场逆转的大战:波尔塔瓦会战;
波尔塔瓦会战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的军队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军队于1709年6月28日(一说7月8日)所发生的一场战争,是大北方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
俄军的决定性胜利终止了瑞典成为欧洲列强的时代。
这一场战争沙皇俄国获胜,最终确定了沙皇俄国在欧洲的强国地位。
查理十二世带领着瑞典军队,跟联盟军作战,基本上以瑞典之力,对抗整个欧洲北部。所以注定是失败的。
1、从你的描述来看,哈罗出行的钱是不能提现到微信里面的,只能提现到支...
沈飞工人一个月能开多少钱1、沈飞工资最高开10000左右...
运满满24小时人工电话是多少1、运满满货运平台官网电话:...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台山茶叶批发市场去金华武义台山寺旅行有哪...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闲鱼买卖如何找货源的平台闲鱼怎么找货源一...